印度总理纳伦德拉·莫迪8日宣布,面额500卢比和1000卢比的纸币自当天午夜起退出流通,以打击腐败、“黑钱”和假币。打个比方,按现行汇率,这相当于中国正在使用的50元和100元人民币退市。消息一出……印度人民炸了官方网站!
Part 1:印度宣布停止流通大面额纸币
韩剧、英剧、美剧后,终于迎来了印度剧。
最近各个国家都出来抢收视率,一会韩国朴槿惠被邪教控制,一会英国脱欧遇阻,一会美国大选爆冷门,现在终于轮到印度……
“11月8日晚,印度总理莫迪在发表讲话时忽然宣布:流通中的500卢比与1000卢比两款大额纸钞,当天马上作废!9日凌晨0点生效!”
正正经经的钱说废就废了?
还这么突然??几乎没有任何反应的时间?
消息一出,印度人民全陷入了懵逼茫然之中……
所以这钞票究竟为什么会猝不及防地被废了呢?
答案很简单:打击洗黑钱
莫迪总理,早在上任时就发誓要打击黑钱、腐败和逃税行为。目前,印度只有3%左右的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。为了避税,很多人都把钱都不走银行。 不走银行,就查不到帐。 大家都直接现金纸钞藏在家里,包括正常收入、贪污贿赂或其他所有见不得人的钱。
为了呼吁大家主动上报收入,诚实纳税,莫迪总理曾表示:“只要你 kaiyun app 坦诚地把之前藏的钱拿出来报税,政府不会问钱的来源,也不会处罚你,扣完30%~40%的税款就完事儿了。”
然鹅……
并没有什么卵用……
逃税的依然逃税,藏钱的依然藏钱……
见软的没有用,这一次,总理直接开了大招....
“都这么宽容了还藏是开云app吧?好!那我干脆,把它们变成废纸!”
这个重磅消息炸出来不久后,莫迪的官方推特账号进一步发了声明:为了打击黑钱惩治腐败,彻底断开黑钱与贪腐之间的链条,9日0时开始停止使用500与1000卢比钞票。
Part 2:银行歇业一日,ATM机停用一天
印度所有银行9日将歇业一日,ATM取款机也将停用一天。印度中央银行将于本月10日发行新版500卢比和2000卢比面值钞票。两种新钞分别印有印度最大古代宫殿红堡和“曼加里安”号火星探测器图案。
尽管500卢比和1000卢比纸币自9日零时起无法在商店使用,医院、运输业经营机构、国有石油企业旗下加油站、奶站和火葬场今后72个小时仍将接收这两种钞票。
莫迪说,民众可以把“旧钞”存入银行账户,或在年底前到银行、邮局“以旧换新”。
也就是说,你们这些家里私藏现金的,现在只有2个选择:
1 不去银行换,就当没了,废了,家里藏的全都成了废纸,家产一夜被清空。
2 去银行换新钱,但是换新钱就意味着把自己资产全部上报,每个人有多少钱,逃了多少税,国家瞬间了如指掌....
于是,这就彻彻底底的把全国上下的现金黑钱,彻底洗了一遍...
Part 3:民众趁黑排长队取钱
话说这个时候,乃们觉得印度民众在干啥呢?当然是去排队取钱存钱啊!生怕晚一秒钟,家里的钱就变成了废纸。难不成冬天了拿来取暖?
对此,某位网友表示:
“有没有一种,似曾相识的感觉?”-。-
政府如此突然的决定令各界措手不及,大批印度民众当晚挤爆了邻近的银行网点。印度舆论在为莫迪的果敢决定鼓掌的同时,也为近期必将动荡的印度金融市场感到担忧。
Part 4:突然废钞,会产生什么影响?
印度央行行长尔吉特· 帕特尔称,过去几个月,银行增加了一系列面值的纸钞数量,整体市场流动性没有受到影响。
不过,《金融时报》的报道称,印度人将被限制每天最多能从自动柜员机或银行取出2000卢比,从11月19日开始限额提高至4000卢比。一些经济学家认为,该限制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抑制商业。
法国巴黎银行机构股票销售部门执行董事尼尔认为,这则新闻对现金驱动的行业来说是非常糟糕的,比如奢侈品、珠宝和房地产。
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也在9日下跌0.56%,10日亚市早盘中反应平淡。
印度腐败问题
国际透明组织最新公布2015年清廉指数报告显示,印度廉洁度前移了9位,从2014年的85前移到76。在168个国家中,印度的廉洁度仍然处在“不及格”状态,百分制中只得38分,但莫迪式反腐还是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。
2008年发生的印度电信执照欺诈腐败案,表明腐败已渗透到部长级高官,国家蒙受390亿美元损失,这被《时代》杂志列为仅次于“水门事件”的全球第二大滥用职权案。
2010年发生的英联邦运动会腐败案,18亿美元进入高官腰包,印度奥委会主席被逮捕。2010年,《今日印度》的社论说,“如果说有一个单词统治了这个国家,那就是‘腐败’。”
2014年的印度大选,也便成了“一次关于腐败的全民公决”。莫迪打出“反腐”和“发展经济”两张牌,击败老牌政党国大党,带领印度人民党获得执政地位。但尴尬的是,莫迪组建政府新任命的21名高官中,有7位被控犯罪。66位政府正副部长中,三分之一涉嫌刑事案件和腐败问题。
来源:财经内参
免责声明: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,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,仅供参考、交流等非商业目的。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




发表评论